本文轉載于:FRAME構架
源文鏈接:mp://vX8Zb7sJnFo7z6g
烏鎮互聯網大會上馬云曾說:如果過去20年是互聯網從無到有,那么未來30年,互聯網將從有到無——無處不在。
而數字媒體藝術在中國,也正在開啟這樣的歷程。將數字技術,新興媒介,特定的內容相加,用新穎有創意的方式融合,做起來真的像看上去那么有趣且容易嗎?
如果要問,數字媒體藝術究竟是什么?恐怕很多人會聯想到夜生活場景中炫酷多彩的電子屏幕上,那些令人眼花繚亂,瞬息萬變的視覺影像。但其實,在真正的業內人士看來,數字媒體藝術的價值遠不止這些。
© teamLab
數字媒體藝術在中國的發展也不過十年左右的時間,上海世博會之后,國內新媒體整體發展進入起步階段,國內大型展館展會掘地而起;teamLab沉浸式展覽的平地崛起,帶來了一波席卷中國的沉浸式觀展熱潮。
teamLab風格的全方位多媒體互動呈現形式,的確給中國的新一代年輕受眾帶來了強烈的視覺震撼,新媒體融入各種商業空間和生活場景開始成為日常。
© teamLab
伴隨著國外該領域技術的蓬勃發展,國內數字媒體藝術領域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不少可圈可點的獨立創意機構。其中Ether.Studio、CT.LAB、CloneProduction可謂其中的佼佼者。
在CT.LAB創始人Pd看來,數字媒體藝術不僅是能融入美學與科技,設計與體驗的媒介,更是連接人與機器,人與空間,之間的一個橋梁。隨著整個社會步入數字化階段,傳統的媒介顯然不能滿足人們多樣的溝通和傳播需求,數字多媒體對用戶進行行為研究,把交互設計、人機交互界面放大到整個空間,通過共情場景融合數字媒體、合理表達概念思想的方式就顯得非常應景。
???????????貝多芬誕辰250周年聲音交互藝術體驗大展/CT.LAB???????????
來自廣州的CT.LAB,是一家前瞻性的數字體驗設計公司,從原創概念到執行制作,提供全流程數字內容設計服務。
而CloneProduction的誕生,也源于創始人Irwin QUEMENER從法國到上海的第一印象。在建筑領域和數字藝術方面擁有一定經驗的Irwin QUEMENER發現,上海的公共空間有非常多的LED屏幕。那些樓宇間與商業空間中的巨大LED廣告牌,影響著城市和空間的照明,深刻改變著公共空間的容貌,但卻播放著和電視如出一轍的內容。
“比起把大屏幕單純用做‘大電視’來使用,不如通過獨特的思考和設計,來創造更適合在空間中的數字媒體的視覺內容。”CloneProduction的觀點,也道出了數字媒體藝術很重要的一個角色——如何在空間中更好地講故事。
HOLOFIT 全息團體訓練課程/CloneProduction
來自上海的CloneProduction 瞌龍,擁有建筑設計,視覺傳達和軟件開發十多年的經驗。為建筑物的外部表皮或者室內空間提供媒體材料及其內容,還為永久性展覽或公共空間的媒體裝置,開發定制可靠的系統。
但與此同時,數字媒體藝術的內涵和外延卻是極其寬泛的。外行人可能會看形式大于內容,而對于業內人士來說,表達什么才是重點。
Ether.Studio創始人冠良用一個例子向FRAME闡釋了這個重點。
“甲方希望把喜茶網紅店做成藝術館。所以我們就想以茶葉本身出發,做一件動態藝術裝置。我們開始反問自己驅動裝置運動的理由。以水為供給茶葉生長的營養物質代表,引出茶園采集泥土濕度數據從而引起鋼珠在葉脈流動的想法。”
“這個想法同時連接了茶園與線下店的空間,讓觀眾觀察裝置的同時能感受到茶園的環境變化。讀取濕度數據的實時變化,可以改變葉脈的運動規律。濕度越大整體的運動幅度就越大,鋼珠上下滾動、碰撞、回彈,形成波紋和浪的感覺。鋼珠碰撞葉脈頂端,引起震動發聲,把裝置變成懸掛在喜茶空中的樂器。”
交互裝置:脈浪/Ether.Studio
來自深圳的Ether.Studio,成立于2017年,以獨特視角觀察,利用科技手段采集對象的數據,使用數據代碼轉譯表達。運用各種形式和跨界的表現形式,追求更準確地傳達概念與作品的中心思想。
那么,為什么這個數字媒體作品沒有我們慣常認知里那些炫酷的聲光電表現?
冠良的回答切中要害:“不是一定要有屏幕才叫數字媒體,我們一直在研究的其實是承載信息作傳遞的界面,無論是互動過程、裝置表現的藝術感,還是科技手段,都是需要圍繞概念表達的。傳播的內容和重點才是藝術表達圍繞的核心,如果一個作品沒有核心、沒有針對對象和空間的思考。那就是放煙花一樣,‘砰’地一聲,觀眾的感受除了好酷,好帥,沒了。”
數藝網創始人洪斌的觀點或許更能全面告訴我們,何為數字媒體藝術—— 數字媒體藝術是藝術學科與科技領域交融發展的跨領域專業方向;是人類將藝術靈感和理性思維融合為一體,以視頻、影像、攝影、綜合造型、裝置和表演等方式為藝術形態,發揮多媒體技術、交互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生命科學等跨領域學科專業知識,對藝術與科學技術的實驗性和創新性進行探索與研究的新藝術系統。
如今的世界,多學科交叉,互為靈感,跨界已是常事。而在數字媒體藝術領域,這一點尤其突出。
ARTLEAD X CT.LAB最近就將國潮文化,數字科技和國畫美學高度結合,打造了一場名為“在地新生”的嶺南花鳥沉浸式藝術展。
上圖 羊城老九《十分春色》;下圖 《在地新生》展項《奇遇》-傳統嶺南花鳥與廣州天際線的結合
© CT.LAB
他們先是對嶺南畫派的大師作品和論文進行研讀,深度洞察學習其中的技法精粹、畫派風格、透視原理,以及同時期其他大師的繪畫風格,然后透過團隊的美學、體驗、設計、研發能力,將這些一一整合。
輕輕觸碰漂浮島,花瓣向四周飄散 © CT.LAB
游人踏入空間,暈開地面的水墨色彩 ??????????????© CT.LAB??????????????
“我們對傳統文化的解讀不停留于表面,而是建立在深入理解之上,這是讓我自豪的。”Pd 說道。
而在CloneProduction看來,數字媒體藝術更像是一種藝術家、設計師們用以表達自己的創作方式,組合了計算機程序、音樂、繪畫、視頻等多種藝術形式,從而把這些原本不同的事物綜合到一起。
“全息空間訓練”是一款應用于健身俱樂部和體育活動中的媒體空間產品。在健身培訓課程中,教練手持一個小型藍牙控制器與系統進行交互??梢暂p松地在動作之間切換,選擇不同動作和課程。與此同時還可以自由穿梭于學員中提供支持,極為便利。© CloneProduction
在CloneProduction的設計工作室,每一項作品都經過場景設計、藝術指導、室內設計、產品設計、交互設計、圖形設計、動態設計、3D可視化、視頻編輯、項目管理等多個部門共同協作。
CT.LAB也同樣組建了跨學科團隊。“用其他領域的思維解決我們領域的事情,這是我們一直在倡導的事情,對于我們是常態。建筑、繪畫、電影,動畫、音樂等等九大藝術一直是我們獲取靈感的來源。新媒體藝術家就是一群試圖用一些不為人知的辦法演繹故事的一群人。”
d'strict在韓國SM Town樓頂的巨?????????型LED曲面屏幕上打造的最新作品GIANT TOY2
在Pd看來,teamLab沉浸式展覽的出現是數字媒體藝術的一個重要定義和模式,在整個國內產生了震撼的效果;韓國d'strict的視覺錯覺裝置則是刷新了觀眾對新媒體使用場景的認知。在疫情后時代,很多基于線下的體驗場景已發生改變,數字體驗場景會更快速取代傳統銷售場景。數字多媒體藝術對世界的改變是必然的。
“人是群居動物,定必會溝通交流,而數字體驗場景會為之而改變和增加很多可能性。”Pd說道。
CloneProduction受到1960年代初期浮現的一種被稱為“液體燈光秀”的燈光藝術形式的啟發,用攝影技術的微距鏡頭記錄下美麗的液體色彩流,來為感官媒體空間創造動態媒體材料。© CloneProduction
CloneProduction藝術總監呂敏總結道:“數字媒體藝術就是在不斷試用新奇的、打破常規的效果,探索藝術的新前景。這些前所未見的表達形式,不僅可以動態變幻各種色彩、紋理、亮度,從而模擬任意一種質感,同時也能夠傳遞大量信息,為這個世界創造一種前所未有的多感官藝術體驗。“
”藝術文化從來不會被完成,永遠有新的尚待發現,它們可以改變我們對往昔的認識。技術與媒介載體的變革給當下的我們帶來了之前未曾看到過的景象——在數字世界與現實世界之間創造新的現實場景。”
由于實時引擎軟件的崛起,以及沉浸式藝術空間展覽的革新,加之中國又是LED、數字投影等媒體硬件產品的生產大國,工業上的優勢推波助瀾,數字媒體藝術的這波浪潮被迅速置于公眾面前。
巴黎Nike House of innovation旗艦店,利用數字媒體為孩子們創造更具活力的互動設施,并設計了更無縫的消費體驗。
上海米其林餐廳Ultraviolet的五感全開,憑借徹頭徹尾的創意和前衛的沉浸式用餐體驗大獲成功;運動品牌Nike的House of innovation全球旗艦店在上海和紐約巴黎相繼開業,其店鋪空間利用全面覆蓋的多媒體內容,給品牌方帶來的巨大流量和收益,獲得了廣泛的社會關注,觀眾更是體驗到前所未見的數字媒體藝術形式……
哥本哈根餐廳Alchemist Restaurant,吊頂采用拱形設計,配合投影設備,整個空間形成壯觀的星空式穹幕。
如今,數字硬件設施已經遍布室內商業空間和戶外建筑,這些都加速迎來了數字媒體藝術的歷史時刻,產業在相對較短的時間迅速發展,前景更是令人矚目。高校普遍開設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為這個新興行業輸送更多人才。
盡管國內數字媒體藝術如今正在如火如荼高速發展,但普遍的觀點是:我們的行業仍然處在起步階段。
Landsky Showroom © CloneProduction
“數字媒體藝術在國際上的誕生可以追溯到計算機的誕生,起初是由科學家、數學家和工程師來創建,因此國際多出優秀作品的團隊基本都具有出色的設計與軟件開發能力。目前數字媒體藝術的比較主流的創作軟件工具都由國際團隊開發,國內過度依靠國外研發技術。”CloneProduction藝術總監呂敏指出了她眼中國內數字媒體藝術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
此外,由于這是一個新領域,客戶對于創意、設計價值的認知與判斷有限,加上很多客戶不愿意為前期的設計和時間做投入,往往導致在設計不到位時就進入制作階段,造成了制作與設計脫鉤的現象。
關于應對的方式,呂敏認為保留時間與精力去匹配理解認同設計價值的客戶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始終認為,客戶與我們價值觀一致,才更適合合作,這畢竟是一個雙向的選擇。”
互動影像裝置《映》 © CT.LAB
CT.LAB創始人Pd認為,數字多媒體藝術主要扮演的角色正在從一開始注重環境氛圍,視覺效果,到如今慢慢成為引導觀眾的主角。這依賴于市場對數字多媒體內容的接受度,是否認可其內容的價值。
在這個發展的過程中,具有商業、文化觸覺的開發商承擔了關鍵性角色;對于數字內容藝術家、設計師們來說,是否能通過自己對生活的感悟和思考,融入作品中活化不同領域非常重要。
對于數字多媒體藝術創意人士來說,如何在與客戶的溝通過程中,準確傳達客戶想要表達的概念,找到客戶接受的恰當表達形式,是最大的課題。
ice Man © Ether.Studio
Ether.Studio有兩個指導原則,一是引導客戶,二是多體驗,以尋找靈感。
“很多客戶會找一些其他團隊的案例或者拿我們過往的案例去闡述他們的需求。這種情況我們都會努力引導他們認識這件作品,尋找到究竟是哪些亮點與他們表達的重點有所交集,他們才會欣賞。讓客戶明白這個道理之后,我們會給出更適合當下傳播方案或空間的建議。讓客戶信任由我們來主導裝置的策劃是第一步工作。如果客戶不信任,不給我們創作的空間,其實很難出好作品。”
Wonderland·朦朧森林 © CT.LAB
CT.LAB在如何引導客戶方面也有一些不錯的心得。在CT.LAB的工作流程中,第一部分就是“洞察”,讓客戶列出需求關鍵詞?;谶@些關鍵詞,設計團隊再去尋找意向的圖片和影像,不斷問客戶“對不對”,“是不是你心中所想的感覺”。
當確定大方向后,對這些概念關鍵詞進入深入挖掘,縱橫發掘,從不同背景的觀者層面去理解,盡可能得到全方位的認知,再提報給客戶。這是一個需要不斷循環,不斷問問題的過程。
研究與試驗 © Ether.Studio
與此同時,自己多去體驗,增加說服力,也非常重要。冠良帶領團隊今年開始展開一些對自然植物或者動物的研究,采集各種各樣的花瓣,研究紋理和顏色變化,用作之后的參考。“我們也會嘗試一些特殊體驗,比如潛水到海底聽奇特的聲音。我們相信只有多去體驗和感受,才會獲得新的靈感。”
© Ether.Studio
在啟賦公司未來100年系列的腦電波奶瓶的案例設計中,視頻重點是要表達對啟賦100年后產品的猜想。同時也包含對嬰兒思考的猜想。于是Ether. Studio團隊設計師想到,嬰兒每次想喝奶的時候,可能會認為爸媽沖奶是很復雜的一個過程。因為他們滿腦子都是各種玩具,于是設計師就用各種各樣的玩具,搭建了哥德堡裝置的連鎖反應,以迂回曲折的方法完成了一件非常簡單的工作——沖奶。
Absolut Blank是一個可移動的互動媒體空間,在這里,跳舞的人群可以產生實時視覺效果。
© CloneProduction
CloneProduction告訴FRAME,由于數字媒體藝術是一個新興領域,在項目沒有落地之前,沒有人想象得到最后的效果,因此維持高頻、深度溝通非常重要。找到一個合適的方式去解釋或展示,比如科普文字或者引人入勝的概念效果示意圖,盡可能讓客戶了解這樣做的優勢和好處,或許會是不錯的溝通方式。
誠然,中國數字媒體藝術在近幾年的快速發展中,利用自身優勢形成了熱點傳播,造就了不少大眾喜愛的網紅打卡勝地,也讓這個領域吸引到了越來越多的玩家加入到該行業,呈現出分工精細的態勢。
但正如數藝網創始人洪斌指出的,分包現象突出、效果達不到預期、產品不穩定性、定制成本很高、多媒體設計人才缺乏、供應商管理難度大、成本不可控等一系列問題,也是身處行業的每一個人都必須面對的。
teamLab最早爆紅于網絡的展覽,如今仿制作品早已泛濫。
冠良指出,盡管目前一二線城市到處都能見到數字媒體藝術的作品,但大多呈現出重形式輕概念的特點。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國內不少公司還停留在考慮網紅效應的階段,缺乏對數字媒體與表達對象更深層次聯系,觀眾與空間聯系的思考。會有很多懂相似技術的人或者工廠,直接復制作品。
此外,國內供應鏈大部分硬件公司,所做的軟件內容配套,主要以賣硬件為目的,客戶不知情的情況下,只會將兩者對比。“國外公司做的爆款案例,其實是軟件和硬件高度結合的產物。”
這些對數字媒體藝術的發展都有著致命殺傷力。“堅持因地制宜、堅持原創定制才是大家需要做的。好的想法和概念才是能讓人回味無窮并源遠流長的根本。”
SPECTRAL KINECT MAURITIUS © CloneProduction
在這一點上,呂敏也持有相同的認知。在她看來,理想的狀況是找到或等待那些期待高品質與有抱負的客戶,在他們那里得到足夠創作空間,并創造出讓他們滿意的作品。試著用大格局的思維去創造一個項目的開端,使其具有更深遠的意義,無疑是創作者更看重的。
“一個藝術設計項目如果一味去追趕趨勢下的熱詞和流行技術,缺少了立意與社會價值,即便那些視覺再絢爛,對于社會的發展和需求也無足輕重。文化藝術需要時間和努力去沉淀。作為數字媒體從業者,應該多去尋找創意的來源,進而思考內容生產的出發點;也希望即將踏入的新玩家,探索新的創作方法,使這個行業越來越多元。”
CloneProduction團隊自2013年起,于上海音樂學院的數字媒體學院,對“公共媒體空間”這一主題進行研究。通過短期而密集的課程讓學生探索時間、空間和視覺藝術之間的關系,找尋媒體空間的設計創作方法。 © CloneProduction
洪斌創立的數藝網,正是基于對國內數字媒體藝術領域諸多現狀和問題的解決方案。解決信息不對稱,同時利用大數據系統和手段,匹配合作方和上下游關系,讓這個產業鏈條上的個體,無論大小,都能發出自己的聲音,完成自己的使命,這個宏偉的夢想正在一步步實現。
與此同時,整個國內市場環境的完善、甲方的品味和認知度上的提升、劣幣驅逐良幣不良現象氛圍的消失、跨界產業融合的更多機會等等,都是從業者所期待的。
轉載須知:本文由 FRAME 構架授權數藝網發表,并經數藝網編輯。轉載此文章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標注“作者”、“來源:數藝網” 本站部分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如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及時處理或刪除。